常识在线

潮汐作用

§506—1引潮力是一种瓦解力 引潮力的大小与天体距离的三次方成反比。在相互间距离较远的两天体间,引潮力是很小的,如太阳系其它行星与地球之间的引潮力,可以略而不计。但是,在两天体接近的情况下,引潮力就显得很大,成为一种瓦解力量。例如,在太阳系起源的众多假说中,就有“潮汐”一说,由英国天文学家金斯(1877—1946)提出。他认为,大约20亿年前,有一颗巨大的恒星接近太阳。由于引潮力的作用,太阳表面产生潮汐隆起,一部分物质脱离太阳,形成一个雪茄形的长条物绕转太阳。以后,长条物分裂成几个巨大气块,并逐渐凝聚、集结而成各个行星。新近的一个例子是,1994年7月撞击木星(人类有史以来首次预测太阳系的重大碰撞事件)的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,由 21颗分离的彗核组成。它就是被木星的引潮力“拉扯”成连串珍珠的。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,只值太阳引力的1/150。可是,它对地球的引潮力, 却超过太阳引潮力的二倍。假如月球比现在更接近地球,情况将会怎样?从理论上说,存在一个界限:在这个距离上,地球引潮力的“拉扯”作用,将把月球撕裂。法国天文学家洛希(1820—l883)研究指出,卫星免遭母行星引潮力的破坏,它离母行星的很小距离,是其母行星半径的2.44倍。这个距离后来被称为“洛希极限”。照此推算,地球的洛希极限为15562km。这就是说,行星周围一定空间范围内,不容许有卫星的存在。这个结论不适用于人造卫星,因为人造卫星质量很小,而且是由金属构成的。 土星光环到土星中心的距离为2.31土星半径,略小于洛希极限。对土星环的成因虽然还存在分歧意见,但很常见的解释是,土星曾一度有一颗较近的卫星,它在洛希极限内徘徊时,引潮力把它粉碎成细小的碎片,散开成为土星的光环。 §506—2潮汐摩擦 潮流对海底具有摩擦作用,叫做潮汐摩擦。值得指出的是,潮汐摩擦不是单纯的海水问题,而是地球整体的问题。 如果把月球对于地球的引力看作集中于一点,那么,这个引力中心(Q)不在地心,而是偏向近月半球和偏东半球(图5—19)。近月半球与远月半球按月地的距离而分。引力中心偏向近月半球,这是因为引力大小与距离平方成反比,近月半球所受的月球引力,总是大于远月半球。偏东半球和偏西半球按月球绕转的方向而分。由于海水的粘性及海底摩擦,潮汐隆起在向西运行中,总是落后于月垂点,即位于垂点以东。 既然月地间的引力作用偏离地球中心,它就产生力矩,从而影响地球和月球的运动。具体地说,月球对于地球的引力有一个向西的分量。这个分力
对于地球的向东自转起看减速作用,即像刹车那样的作用。通常提到潮汐摩擦,总是强调这个作用,其实,它还有另外的一面:地球对于月球的引力有一个向东分量。这个分力对于月球公转起着加速作用。 值得指出的是,月球绕转的速度,是同月地距离相适应的。月球绕转速度加快的结果,必然是月地距离的增大;而月地距离增大,必然是月球绕转速度的减慢。这样看来,潮汐摩擦作用的结果,是使地球自转和月球公转的速度减慢,即周期变长。比较起来,地球自转周期变长较为明显,而月球绕转周期变长更为缓慢。目前,恒星月长度(月球绕转周期)是恒星日(地球自转周期)的27倍多。随着潮汐摩擦的持续作用,在遥远的未来,这二个周期将渐趋一致,月球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。那时候,地球上的1日就是1月。但是,这种情况不会永久维持,因为地球与太阳并不是相对静止的。 根据对远古时代的日、月食的研究,因潮汐摩擦,日的长度每世纪增长0.0016秒。如果忽视这个因素,根据现代天文数据推算远古的天文事件,不可能是十分准确的。 同理,地球对月球的潮汐作用(其效应是更为强烈的),使得月球的自转成为同步自转。 图5—19地球所受引力中心(Q)偏离地球几何中心 §506—3潮汐的地理意义 潮汐现象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意义,各种海洋事业都与潮汐涨落密切相关。人们根据潮汐涨落的规律,张网捕鱼,引水晒盐;利用广阔的海涂,发展水产养殖事业。潮汐还是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动力资源,可以利用它发出强大的、廉价的电力。 潮汐涨落对海洋航运事业至为重要。世界上许多浅水港口,诸如我国的上海,英国的伦敦和德国的汉堡等,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潮汐而存在的。巨型的远洋航轮,只有利用涨潮时的较高水位,才能进出海港。倘若月球一旦停止对地球的引潮作用,那么,这些海港将减低或丧失它们在海运上的地位。 决定一个国家的领海,亦与潮汐现象有关。领海是指海岸向海洋延伸若干距离的海水领域。海岸线因潮汐涨落而进退,因此,国际上规定,计算一个国家的领海,以大于潮时即海水落得很低时候的海岸线为准。 复习与思考 ●什么是地球的潮汐变形?它是怎样发生的? ●什么是引潮力?引力的大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,而引潮力的大小与 天体距离的立方成反比,这是为什么?除距离因素外,引潮力的大小还有什么别的因素? ●高(低)潮到来的时刻为什么逐日推迟?为什么逢朔望发生大潮,逢上下弦发生小潮? ●若月地平均距离增大为768800km(不计因距离改变而引起周期的变化),那么,地球上的潮汐现象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? ①潮汐现象比现在增强,还是减弱? ②太阴潮与太阳潮哪个大些?大多少倍? ③这时,潮汐涨落周期将发生怎样的变化? ④这时,是否仍有每月二次的大潮和小潮? ●已知日地距离是月地距离的390倍,如果太阳质量增大为月球质量的
59319000倍,那么,太阴潮与太阳潮是否有所不同?在那种情形下,大潮和小潮怎样不同于目前的情况? ●何谓日潮不等?什么是全日潮?月球赤纬的变化如何影响日潮不等和全日潮发生的范围?

电话:
微信:

标签:

网站首页
联系电话
复制微信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