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识在线

腥红热

猩红热是由乙型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冬春季节发病多,常见于2~12岁的儿童。 临床症状 一般症状:起病急骤,开始有发烧(39~40℃)、畏寒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咽痛、咽充血、扁桃体红肿等症状。 猩红色点状皮疹:起病1~2天后开始出疹,皮疹从耳后、颈部开始逐渐波及下肢,呈针头大小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,用手压之可退色,去压后红
色小点又出现,随之融合成片。皮疹的分布,一般以颈部、躯干的皮肤皱褶处和大脑内侧较多。皮肤有瘙痒感。全身皮肤充血,面部潮红,但是口唇周围苍白,称环口苍白圈,这是猩红热的重要体征。皮疹在发病两天后达高峰,经过2~4天完全消失。皮疹消退后一周左右开始脱皮,脱皮部位的顺序与出疹同;皮屑呈糖屑样或片状。 杨梅舌:病初起时,舌有白苔,乳头红肿,以舌尖和舌前边显著,以后舌苔脱落,舌面光滑呈肉红色,乳头隆起呈杨梅状,称为“杨梅舌”,有轻度痛感。 猩红热的愈后一般良好,少数可因变态反应而出现心、肾损伤。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猩红热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。病原菌藏于病人咽喉部,主要通过飞沫随空气传播。 预防 隔离病人,直至咽培养三次阴性为止。 疾病流行期间,不去公共场所和影剧院,去时应戴口罩。 服药预防,可根据各地情况采用。


电话:
微信:

标签:

上一篇:水痘

下一篇:流行性乙型脑炎

网站首页
联系电话
复制微信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