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行性乙型脑炎,简称“乙脑”,俗称“大脑炎”。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。通过蚊子传播,因此,有严格的季节性,流行于夏、秋季。 临床症状 乙脑病毒侵犯脑组织后,引起神经细胞的炎症,病人常常表现为突然发高烧,体温高达39~40℃,甚至40℃以上,同时有恶心、呕吐、倦怠或嗜睡。有些病人可有颈项强直或抽搐,但是神志清楚。头痛是很早出现的症状,抽搐出现于早期,与高热同时存在。绝大多数病人经积极治疗,症状会减轻或消失;少数病人留有低热、出汗、失语、瘫痪、智能障碍等恢复期的症状,经治疗以后,6个月内逐渐恢复正常。而极重型的乙脑病人虽然经过抢救,挽救了生命,但是留下了终身后遗症,如智力低下、语言障碍、肢体瘫痪等。老年病人的病死率较高,4岁以下的儿童后遗症发生率比较高。因此,我们要做到早期发现病人,及时进行抢救治疗。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乙脑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,因此,乙脑的传染源除乙脑病人外,家畜中的猪、马、牛、羊和家禽都可以是隐性感染者而成为传染源。乙脑的传播媒介是蚊子,蚊子叮咬了乙脑病人或带有乙脑病毒的家畜后,再去叮咬健康人,就会将乙脑病毒传染到健康人体内,而使健康人得病。 预防 预防乙脑的具体措施是: 控制传染源,隔离病人,流行季节对疑症病人也应隔离,并防被蚊子叮咬。做好牲畜棚圈和畜舍的环境卫生,做到勤垫、勤打扫,并用杀虫剂灭蚊。 消灭传播媒介——蚊子,是预防乙脑和控制本病流行的一项根本措施,冬春季节要结合大扫除消灭越冬蚊;夏秋季节要灭成蚊和消除蚊子孳生地。同时要充分利用蚊帐、避蚊油、烟熏剂等防蚊、驱蚊。
提高肌体免疫力。在流行季节前,要对六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和小学生进行乙脑疫苗接种,这对预防乙脑有较好的效果。
电话:
微信: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