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希伯来人自埃及回到巴勒斯坦,农业逐渐发展,部落慢慢瓦解,向家庭生活过渡。家长和父辈享有很高的父权。家政由他们决定,子辈教育由他们负责。家庭便成为教育场所。 希伯来人的家庭教育以陶冶宗教思想和宗教教育为第一要义。人们尊那和华为救世主,说《五经》是圣书,作父亲的都要督促子女学习。在规定的父亲3项重任中,就有教子学习法典。除平日由父亲教导子女学习圣书、法典、敬神、祈祷外,宗教节日极为隆重,对孩子们的教育作用尤大。犹太教的3大节日是逾越节,5旬斋节和俗茅节。经典规定,父亲须带儿子参加各节日的仪式,须对儿子讲述节日的意义,因为3大节日有重大的历史价值,又与农业生产有关,逾越节在4月举行,在于纪念从埃及获得解放;5旬斋节在6月举行,在于纪念从埃及返回祖国途径西奈山时制定了《十诫》;结
茅节在9月底举行,在于纪念从埃及归途历尽千辛万苦,终于安抵家园。逾越节恰是燕麦收割季节,5旬斋节恰是小麦收割时期,结茅节恰是葡萄收获之期。因此,这些节日不但可以教给孩子有关民族历史的知识,而且也可以传授有关生产的知识。如到逾越节的前夕,通过祭神活动激励孩子发问,此时父亲向子辈讲解祖先在埃及的饥苦年代,返归祖国的艰难岁月,借以教导孩子感戴上帝的仁慈而信仰神灵的伟大,也可使下一代养成热爱祖国而团结奋斗的精神。 希伯来人的3大节日及其教育意义是独特的。当时的教育与宗教紧密结合,很象以后的“教育与政治相结合”和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”的做法。
电话:
微信: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