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识在线

妇女月经期的食养

月经是青春少女的信使。随着女性青春期的来临,月经也将涓涓来潮。月经是女性特有的一种生理现象,它象征着女性的生殖功能已逐步发育成熟。正常发育的女子,一般在12~14岁左右月经来潮。月经初潮是女子性成熟的很明显的标志,表示其已具备排卵能力即生殖能力。正常育龄妇女除妊娠、哺乳期外,都有较规律的月经周期,通常月经周期一般每隔28天左右月经来潮一次,3~7天以后干净。前人谓此“如月之盈亏,潮之有信”,故民间又称之为“月信”或“月水”。中医认为,女子月经产生是脏腑、气血、经络作用于胞宫的正常生理现象,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曰:“女子七岁肾气盛,齿更发长;二七天癸至,任脉通,太冲脉盛,月事以时下,故有子;七七任脉虚,太冲脉衰少、天癸竭,地道不通,故形坏而无子也。”说明在生殖功能的成熟中,天癸的产生是一个重要环节。“天癸”的产生必须依赖肾气的推助,是月经正常来潮的物质基础。“七七”肾气渐衰,天癸渐竭,在49岁左右,月经闭止称“绝经”或“断经”。绝经的年龄可因个体差异而相应提早或延迟。 正常情况下,人脑中的脑垂体和下丘脑调节卵巢分泌女性激素,这些激素促使子宫内膜发生变化,产生月经。这一系列活动都是在大脑皮层控制下进行的。在月经期,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突然下降,子宫内膜剥离坏死和脱落,也会引起人体的一系列不适反应,如乳胀,腰酸,腹部隐痛,腹泻或便秘,疲乏,嗜睡,畏寒,工作、学习效率低下,情绪变坏等,这些都是正常反应。与此同时,月经期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,因而容易遭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各种疾病。月经期以后是增生期,在月经周期的第5~ 14天这时卵泡逐渐生长发育,分泌雌激素,子宫内膜修复增生,机能逐渐恢复至平衡状态,月经期出现的一系列不适反应逐渐消失,工作、学习效率进入良好状态。到月经前期,在月经周期的25~28天,雌激素和孕激素又复低下,月经期的反应再次出现,周而复始直至绝经期。 月经是一个生理过程的反映,月经期经血的多少,经血色泽的深浅,有无血块和特殊的臭气,月经周期是否规则等都与机体的阴阳寒热相关。经血多者属虚;血块多者属瘀;颜色深音内热重,经血色浅为血虚;有臭气者湿热重。因此月经不仅是女性性周期的一种表现,也是妇女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。月经既是下丘脑——垂体——卵巢间的功能表现,也是全身功能状况的反映。神经系统及内分泌器官的功能紊乱,可影响下丘脑——垂体——卵巢轴的功能失调而发生月经病;月经病亦可引起机体其他器官的功能障碍,出现贫血、不孕、肥胖等症。中医对此也有非常精辟的论述,认为月经病由于郁怒忧思,过食辛辣寒凉之物,经期忽视摄生,感受风寒、湿邪或其他病邪等,导致气血不调,脏腑功能失职,冲任二脉受损。月经与人的整体相关,机体的功能状况又可影响月经周期,因此仅在月经期加强保健是不够的,而要在整个月经周期中注意卫生保健,避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。 在月经期要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冷过强的刺激,这在食品选择上尤为重要。由于食品的性味对月经的影响很大,在月经期加强食养是保障妇女健康,杜绝月经病产生的重要途径。中医认为酸性食物有收敛、固涩的特性,经期多食酸性食物易使血管收敛,血液涩滞,不利于经血的畅行和排出,会使经量减少,经行不畅甚则痛经。故经期应少吃醋与醋为调料的酸辣菜、泡菜和
李子、青梅、柠檬、芒果等酸性食品。月经期还要注意忌食寒凉之物,“血得寒则凝”,“寒主收引”。凡是冷饮、冰冻饮料、冰镇酒类和生拌冷菜等,如拌黄瓜、拌凉粉、拌萝卜等都会因其低温的物理特性而使血管收缩,血液滞凝,使经血瘀阻,排泄不畅而致腹痛。盛夏季节,不少女性都有进食冷饮的嗜好,在月经期多吃冷饮,会刺激胃粘膜,使胃肠血管痉挛,消化液分泌减少,影响消化吸收功能甚至可引起腹痛、腹泻等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。突然的寒冷刺激会使经期明显充血的盆腔内血管痉挛,反应性地引起子宫收缩,从而发生痛经和停经等,故经期及经期前后忌食之。月经期也应忌食辛辣辛温的热性食品,血得热则妄行,经期食用热性食品可引起月经过多、经期先行、崩漏、血色鲜红,甚则出现贫血。故经期不宜食用辣椒、咖喱、狗肉、羊肉、大蒜、韭菜以及各种酒类。热性食物与酒类饮食后会扩张血管,盆腔充血加重,对有炎症及痛经者,可使其病情加重。 月经期间注意保暖,避免着凉,即使在盛夏期间,也不能贪凉。经期不宜长时间吹风扇,尤其在晚间不可吹着风扇睡。夏日,人熟睡时毛孔张开,猛吹凉风易得伤风感冒,妇女经期还会产生经血少、停经等月经紊乱症状。月经期妇女还不宜露天夜宿,不宜游泳和洗冷水澡,不宜坐卧凉地板和下水田劳动。月经期间子宫内膜脱落,官腔表面敞着疮口,阴道内有自我保护作用的粘液被经血冲淡,阴道杀灭或抑制细菌的作用减弱,防御功能降低。经期子宫颈口微微张口,游泳,洗澡(坐浴),病菌容易入侵,发生生殖器官感染。坐卧凉地板和下水田劳动,身体受潮受寒受雨淋,容易诱发筋骨关节酸痛,引起腰腿痛、月经稀少、痛经、停经等妇科疾患。 育龄期妇女每月一次规则的月经,丧失一定的血量,随之也丧失一定的铁。因此,育龄期妇女在食养上首先要根据这一生理特点,补充一定的铁剂。育龄妇女每日补充铁剂应不低于18毫克。在月经期间的饮食宜清淡、易消化。对于经期出现浮肿者应控制钠盐的摄入,以减轻水钠潴留,月经期间也不宜吃得过饱,要多喝开水,保持大便通畅。可食用新鲜蔬菜、水果,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量,同时也可食用鲤鱼汤、黄鱼大蒜汤、葱白鸭汤等容易消化的汤类食物,以及鸡蛋、猪肝、鸡等高蛋白食物,忌食刺激性、海腥食物及高脂肪等食物。月经期间尽可能减轻工作,避免过于紧张、过于疲劳等不良刺激,注意劳逸结合,保证足够的睡眠,保持精神愉快,使每月一度的月经按时而来,安然而去,从而保证妇女的身体健康。 (1)生姜红糖茶 【组成】生姜10克,红糖30克。 【功效】温中散寒,适宜寒湿凝滞之痛经。 【用法用量】用上药加水煎服,于月经来潮前服用。 【注意事项】月经量多者不宜服用。 (2)益母草煮鸡蛋 【组成】益母草30克,鸡蛋2个。 【功效】补血调经,适宜于月经先期,胸腹胀痛者。 【用法用量】上2味中药加水适量同煮,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即成,月经前每日1次,连服数日,吃蛋饮汤。 (3)黑豆红花饮 【组成】黑豆30克,红花6克,红糖30克。 【功效】活血通经,适宜月经闭止,小腹时而冷痛作胀等症。
【用法用量】黑豆拣去杂质,洗净。放入锅内,加清水适量,用武火烧沸后,用文火煮,至黑豆熟烂。除去黑豆、红花,留汁,加红糖搅匀即成。每次服1杯,每日2次。 【注意事项】服用时宜加温。 (4)鳖甲炖白鸽 【组成】甲鱼(鳖)50克,白鸽1只,葱、姜、黄酒、盐、咪精各适量。 【功效】滋肾益气,散结通经,适宜体虚所致闭经。 【用法用量】将白鸽用水憋死,除去毛桩、内脏;甲鱼洗净捶成碎块,成入白鸽腹内。将白鸽放入搪瓷碗内,加姜、葱、盐、黄酒、清水(适量),再将搪瓷碗放入铁锅内隔水炖熟。 (5)小麦饭 【组成】小麦仁150克,红糖少许。 【功效】养肝止血,适宜于月经过多,崩漏不止。 【用法用量】小麦仁淘净,放入锅内,加清水适量,用武火焖煮40至 50分钟即熟。红糖放入另一锅内,加清水适量,用文火熬成糖汁。待小麦饭熟后,将糖汁浇在麦仁饭上,拌匀即成。每日1次,中午食用。 【注意事项】也可将小麦仁放入搪瓷盆内,加清水适量,上笼蒸40至 50分钟,再浇红糖汁也可。(6)淡菜煨猪肉 【组成】猪五花肉400克,猪油25克,淡菜50克,白糖25克。小葱2根,生姜2片,酱油25克,黄酒20克,胡椒粉1克,精盐1克。 【功效】滋阴补血,补肝肾,适宜于贫血、崩漏、带下。 【用法用量】淡菜用清水淘洗后,放入汤碗中,用开水泡开(很好上笼蒸一蒸),使其回软,用清水洗净,待用。猪肉用刀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,取锅一只,放入清水及猪肉块。上旺火烧沸后,撇去浮沫,将猪肉捞起,用温水洗净猪肉上的油污杂物。锅烧热,用油润滑一下,重新舀入猪油,投入姜、葱,煽炒起香,放入诸肉、黄酒、酱油。煽一煽后,注入清水500克,倒入淡菜及白糖、精盐。烧沸后,转小火约煨1小时半。待收汤后,装入碗中,洒上胡椒粉即成。 【注意事项】经前食用,可治经血过多。 (7)糯米阿胶粥 【组成】阿胶30克,糯米100克,红糖少许。 【功效】滋阴补虚,养血止血,适宜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。 【用法用量】先用糯米煮粥,待粥将熟后,放入捣碎的阿胶,边煮边搅匀,稍煮二三沸即可。每日分2次服食,3天为1疗程,间断服用。 【注意事项】连续服食会有胸满气闷的感觉,脾胃虚弱者不宜多用。(8)清炖元菜 【组成】活甲鱼500克,排骨100克,生姜1块,葱结1个,黄酒50克,精盐4克,胡椒粉1克,蒜泥10克。 【功效】补劳伤,壮阳气,大补阴之不足,适用于妇女闭经。 【用法用量】将甲鱼杀死,出尽甲鱼血,挖出内脏斩去脚爪与尾,放温水中浸泡10分钟,去除外层白粘膜,刮尽黑衣皮,洗净。再放入沸水锅中,煮约5分钟,揭开背壳,清理杂物。将甲鱼肉斩成4块,洗净待用。排骨斩成小块,放人沸水中出水,用温水冲洗干净,沥水。很后,把排骨、甲鱼块、
葱结、拍松的姜块、黄酒,舀入清水淹没甲鱼块,上旺火烧沸,撇去浮沫。小火焖炖约2个半小时,至甲鱼酥烂时去姜、葱结,加精盐调味。洒上胡椒粉及蒜泥即成。 【注意事项】孕妇、产后泄泻、失眠与胃寒脾虚者,不宜食甲鱼。死甲鱼含有大量组织胺,切不可食。甲鱼还不得与苋菜、桃子、莽菜、兔肉同食。 (9)乌骨鸡丝瓜汤 【组成】乌骨鸡1只,丝瓜半条。 【功效】养阴清热止血,适用于崩漏。 【用法用量】有乌骨鸡宰杀后去内脏、毛桩,洗净,去骨取肉。丝瓜半条去皮洗净切块,共煮。煮熟后放盐、味精、酒适量,即可食用。分2~3次,吃肉喝汤。 【注意事项】食欲差、有实热症不宜食用。 (10)酒水炖鸡肉政蓉汤 【组成】黑公鸡1只(约1000克),肉苁蓉50克,味精、精盐各适量。 【功效】温肾阳,强肾气,适用于月经先期。 【用法用量】公鸡宰杀后去毛,剁去嘴、爪,剖腹去脏,冲洗干净,去骨切成小块。鸡块与肉灰蓉同入锅内,加水、酒(各半)适量。完用武火烧沸,后改文火慢炖。待鸡熟烂后,加盐、味精调味即可。 (11)冻猪皮胶 【组成】猪皮1000克(去毛),黄酒250毫升,红糖250克。 【功效】养血滋阴止血,适应于阴虚内热引起的月经过多、崩漏及各种出血证。 【用法用量】将猪皮切片,加水适量,炖至稠粘状,加黄酒、红糖调匀,停火,冷藏备用。每次20毫升,每日3次。 (12)红杞田七鸡 【组成】肥母鸡1只,枸杞15克,三七10克,黄酒30克,味精5克,胡椒粉5克,姜20克,葱白30克,盐10克。 【功效】滋补肝肾。大补气血。 【用法用量】鸡宰杀后褪净毛桩,除去内脏,斩去爪,冲洗干净。枸杞子洗净。将三七分成两份,一份研成末,一份上笼蒸软后,切成薄片。葱、姜洗净,葱切成段与细末,姜切成大块,碎块捣成姜汁,将鸡先放入沸水汆一下,捞出,用凉水冲洗后,沥于水分。然后把枸杞、三七片、姜片、葱段塞入鸡腹内,把鸡放入碗内,放清汤,加胡椒粉、黄酒。再把三七粉撒在鸡脯上,用湿棉纸封严碗口,用武火上笼蒸约2小时。待鸡熟后,揭去纸,加味精调好味,吃肉喝汤。 (13)地骨墨鱼汤 【组成】地骨皮10克,乌贼鱼(墨鱼)200克。 【功效】养阴清热,通经活血,适应于月经过少、月经后期者。 【用法用量】先将乌贼鱼洗净切片,地骨皮煎水取汁,与墨鱼同放锅中稍加水煮汤,以油盐调味,食墨鱼饮汤。 (14)雪花鸡汤 【组成】党参15克,雪莲花3克,峨参1.5克,慧政米100克,鸡肉100克,葱5克,姜5克。 【功效】法寒壮阳,补中益气。
【用法用量】将党参、雪莲花、峨参择净,党参、雪莲花切成约1寸2分长的段,峨参切成片。党参、雪莲花、峨参放入纱布袋内,扎紧袋口。薏苡米用清水淘净后,装入另一纱布袋内,扎紧袋口。鸡肉、两只纱布药袋、葱、姜放入锅内,用武火烧沸后,转用文火炖2~3小时左右。捞出鸡肉,斩成6~8分见方的块。解开盛薏政米的纱布袋,按所需量放人碗内,再加原汤、盐,搅匀即成。每日早晨1次,每次1碗,分10次服完。

电话:
微信:

标签:

网站首页
联系电话
复制微信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