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。勤劳、智慧、纯朴的土族人民,长期以来生息繁衍于祁连山南麓河、湟、逃、岷地区。这是一个地美草茂、可耕可牧的地区,土族人民同居住在这一地区折汉族、回族、藏族等兄弟民族一起,开拓经营了这一地区,为这一地区的发展,做出了重大的贡献。 土族人民素以勤劳、忠厚、朴实著称。地方志书中早就有土族“勤奋于耕稼”、“民俗质朴、风土壮猛、人性坚刚慷慨”的记载。 尊老爱幼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但各个民族表现的形式和特点不同。土族人在家庭生活中很讲究第一杯酒先敬长辈;第一碗饭、第一碗茶必先端给在场年纪很大的人。赴宴入席须先让老人坐上座,先由老人动筷,之后方可开席。青年人聚会,见老人走来,或在家中见老人进来,必须站起来让坐;走路要让老人走在前面;年轻人不能从老人面前横过,而要从老人身后绕过去;骑马、乘车见到本家、本村的老人,要停车下马打招呼。 土族人对幼儿十分爱护并注重对幼儿的启蒙教育。婴儿出生第三天,家中要为他举行“洗三礼”。即将小孩放入“洗三”盆里,用清清的泉水灌洗,洗到第三遍时,祖父或祖母拿起翠绿的松柏枝条,在婴儿头上绕三绕,口中念着祝福的话: 愿我的小孙孙, 象松柏一样万年常青, 长在土乡很高的山崖。 当小孩(土语叫“布勒”)满周岁时,阿妈领着学步的布勒沿着粪堆转三转,边转边说:
阿妈心尖上的小布勒啊, 你别嫌它臭,你别嫌它脏, 马帮的金子在马驮上, 农家的金子在粪堆上, 你要把土族人家的粪堆, 积攒得象高山一样。 到了秋天,又把小布勒带到场院里,对着麦垛说: 阿妈肝花连肉的小布勒啊, 你别怕它高,别怕它长 喇嘛的希望在经卷上, 农家的希望在麦垛上。 你要争口气, 把土族人家的麦垛堆到云天上。 小孩稍大,开始懂话时,老人们就用丰富的民间故事、神话传说、寓言童话等,有意识地培养下一代坚持正义、抗击邪恶、勤劳诚实、奋发向上的观念品质与追求真善美、摒弃憎恶假恶丑的美好高尚的情操。 土族人民十分珍惜家族间、邻居间、亲友间的友爱和睦团结互助。老人们常以先民吐谷、浑王阿豺临终时令子弟折箭的故事告诫晚辈团结才有力量。于是团结互助就成为土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优良风尚。一家有事,大家就会都来帮助;一家打庄廓、修房屋时,远亲近邻都来帮忙;有的人自告奋勇当指挥,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派话。很快就会按主人的意图将庄廓修好,又坚固又漂亮。谁家有老人生病,或有人住院,亲戚朋友都会带礼物前来看望。遇上灾害,亲友都来慰问,并纷纷帮助解决困难。
电话:
微信: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