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识在线

1.自称、人称、别称、尊称、自署、别署

这六种都是古人在名字以外的称谓。这时所说的“称”,是指口头上说的;“署”是指在笔下写的。“署”,本指签名、题字。宋代欧阳修、宋祁等撰写的《新唐书·郑虔传》“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,帝大署其尾曰:郑虔三绝。”这里的“署”,就是亲自签署的意思。署,有点类似今天的“签名”。 自称,即自己说。汉高祖刘邦,字季“自称”沛公。 唐代诗人陈陶,“自称”三教布衣。 唐代诗人贾岛,“自称”碣氏山人。 人称,即别人称呼他。晚清戊戍变法领袖之一的康有为,“人称”南海先生。 别称,即另外的一个称呼。如,南宋学者、理学家朱熹,字元晦,一字仲晦;号晦庵;“别称”紫阳、考亭;世称朱子,又称朱文公。 尊称,即尊敬的尊呼。如,我国很早的教育家孔丘,后人“尊称”他为孔子、孔老夫子、孔圣人。其他,还有孟子、庄子、荀子。这里“子”属于对男子的尊称或美称。 鲁迅,“尊称”为鲁迅先生。 自署,即自己署名。如,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,作者清代吴趼人,“自署”我佛山人。 别署,即自己另外签一个名。如,《老残游记》的作者,清代刘鹗,“别署”洪都百炼生。近代女革命家秋瑾,“别署”鉴湖女侠。学者黄侃,字季刚,“别署”信川、乔鼐、病蝉、量守居士,等。


电话:
微信:

标签:

上一篇:广告格式

下一篇:诉讼文书

网站首页
联系电话
复制微信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