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线的交点,即地理坐标系的原点。经度自原点起向东西两个方向度量:本初子午线以东叫东经(以字母E表示),本初子午线以西叫西经(以字母W表示),东西经各从0°—180°。综合上述经度的东西方向和角度的大小,我们可以说,一地的经度,就是这个地点所在的子午面,相对于本初子午面的东西方向和角距离,体现这一量度的是这两个平面在赤道上截取的一段弧(图1—4)。 经线都是大圆,所以,纬度的间隔大体上相同,每1°约为1llKm。同一经度的两地,根据它们的纬度差,就能估算它们之间的距离。纬线除赤道外,其余都是大小不等的小圆,因此,经度的间隔随纬度增高而减小(图l-5)。具体地说,它与纬度的余弦成反比。例如,在南北纬60°,经度的间隔是赤道的一半(参见附录表一)。 图1-5经线的间隔随纬度增大而减小 §102—2地理坐标 一地的纬度,表示该地相对于赤道的南北位置;一地的经度,则表示该地的子午面相对于本初子午面的东西位置。二者相结合,标志一个地点在地面上的特定位置,被叫做这个地点的地理坐标。度量全球各地的地理坐标,需要一个统一的制度,叫做地理坐标系。按照这样的制度,地面上同一个特定地点的地理坐标相联系的有三个大圆,它们就是赤道、本初子午线和本地子午线。赤道是纬度度量的自然起点所在,是地理坐标系的横轴;本初子午线是经度度量的人为起始所在,是地理坐标系的纵轴;二者的交点即为坐标系的原点。它们是坐标系的框架,都是一成不变的。本地子午线则随地点的不同,可以在本初子午线的东西两侧变动,而点在本地子午线上的具体位置,则随地点的不同可以在赤道的南北两侧变动。通过这二种变动,同一坐标系可以用来表示地面上任何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。 地理上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:在读取和书写地理坐标时,总是纬度在先,经度在后;数字在先,符号在后。例如,北京的地理坐标是:40°N,116°E。它表示,北京的地理位置在北纬40°的那条纬线与东经116°的那条经线的交会处。 用地理坐标系的纬度和经度来表示特定地点的地理位置,是一种科学的方法。它不但表示一个地点的位置,而且还表示各个地点之间的方向和距离。在大海上航行的船只和在天空中飞行的飞机,通过纬度和经度的测定,就可以确定它们在海上和空中的位置及航行的方向。 图l—6在墨卡托投影图上的经线和纬线。经线互相平行,纬线的间隔由赤道向两极增大,以致格陵兰岛比南美洲还大。如果把地面比作一座剧场,那么,北京便坐落在赤道以北第40排(40°N)和本初子午线以东116座(116°E) 复习与思考 ●什么是纬线和经线?什么是纬度和经度?它们有何区别与联系?为什么纬线是整圆,而经线是半圆? ●为什么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,而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?怎样理解地面上两点间的东西方向既是理论上的“亦东亦西”,又是实际上的“非东即西”?
电话:
微信: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