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识在线

普米族丰富的家教内容

普米族是我国统一的民族大家庭中一个人数较少的民族。它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,在开发祖国西南边疆的活动中,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。 普米族人以正直、勤劳、能干为荣,他们认为有知识、懂礼貌、能背诵自己的族谱;懂得习惯法,善于为他人排忧解难;在群众集会中能即席发言以理服人;能主持祭祀活动;善于安排生产生活、能赶马经商等等,这些都是引以自豪的事。在普米族中,能代表群众利益,表现突出者,会被群众称赞为“知点比着阿兹,”意思是“真正是个能干的普米!”而对人虚伪、偷人物品、逃避社会责任者,则被认为是可耻的、要受到社会的鄙弃与谴责。 普米族的家庭很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。教育内容一般包括生产劳动、习惯法、道德品质等。男孩一般由父亲和舅舅管教,女孩由母亲管教。孩子从六、六岁开始,就要从事一些辅助性的劳动;教育孩子热爱劳动和善于劳动是每个普米家庭村社的优良传统。女孩子上山采集野菜、打猪草、喂鸣、喂猪和学习纺线,男孩则从事放猪、放羊、砍柴、背粪、收割庄稼等。 孩子很小时,就受到尊老爱幼的礼貌教育,逐步做到敬老爱少、分清辈份。在火塘边围坐时,总是长辈坐上方、小辈坐下方;长辈讲话,小辈要认真听,不能随便插话。普米人有敬老的美德,人们不仅尊重自家的老人,也尊重村中其他老人。他们既敬老,也爱幼,每个哥哥姐姐都有关心弟弟妹妹的责任。 男女孩在13岁时要举行穿裤子、穿裙子仪式。仪式之后,就成为社会的正式成员,就可以参加社会的主要劳动和集体活动了。进入成年期,他(她)首先必须懂得普米人的婚姻制度和通婚范围,以便在与异性青年接触中要区分两类:一类是可能的配偶,可以任意追求;一类则是自己的亲人,对他(她)们要亲切友爱,但不可开玩笑。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爱护自己的家族,爱护家门的声誉。 青年人除了学习劳动技能和聆听长辈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之外,还要开展文体活动。男人喜欢进行射击、射箭、摔跤、武术等项目的训练和比赛;也要学会吹笛子、唱民歌、跳锅庄舞等。这些活动,都是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学习的,所以,普米族人性格开朗、能歌善舞。


电话:
微信:

标签:

网站首页
联系电话
复制微信号